高考地理復習攻略和技巧
1.統攬全局、突出重點
目前大多數地理綜合復習課的基本教學程序為首先進行專題知識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題講解,最后是少量隨堂訓練,可以用“專題”、“系統”、“全面”、“少練”四個詞組來概括。
然而地理學科內容多,考試范圍廣,“求全”、“求保險”的復習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實際上只能是淺嘗輒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實。“求全”的復習過程必然擠掉“能力訓練”這一重要環節,考生吃的多為“夾生飯”,綜合能力培養是建立在不扎實的根基上的。所以,與其“求全”導致不落實,不如化繁為簡,突出重點、難點,就某些核心問題舉一反三,不斷訓練,或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F在一套綜合能力測試卷的有限題量,使得命題者一般會從核心知識與能力上設計題目?忌裟軐⒌乩韺W的核心問題真正領悟并能熟練運用,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地理科的考試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內容為主。高中地理知識的核心應圍繞“人地關系”這一主線。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單元“宇宙環境”的核心是人類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狀、質量、自轉與公轉運動所帶來的晝夜更替、地方時差、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帶的劃分。尤其是地球運動帶來的自然現象更是與人類的生活、生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中國地理中,基本的國情與區域差異,尤其是秦嶺——淮河一線南北的地理區域差異、東部沿海地區與西部內陸地區的地理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上的宏觀差異應屬于“常識性”知識,這里也應包括具有“全國意義”的大地形區(如主要山脈、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大江大河(長江、黃河、珠江、海河、松花江、淮河、塔里木河、京杭大運河等)、大城市(我國首都、我國最大城市、東部沿海開放港口城市、長江沿岸主要城市、隴海—蘭新沿線的主要城市等)等的空間位置及主要特征,而小范圍的省區內的地理環境特征差異,似不宜列為核心。在世界地理中,應該主要掌握有“世界意義”的常識性知識,如世界氣候類型的復雜多樣,但由于溫帶的大陸東西兩岸為人類分布的密集地,因而大陸西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與地中海氣候,大陸東岸的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無疑應當重點掌握。
又譬如世界國家那么多,恐怕只能將在世界經濟發展與格局中影響較大的國家列入核心國家之列,如世界面積較大的前六位國家、世界上的“億人大國”、各大洲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歐共體主要成員國、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所在國、世界目前主要資源(煤、石油、天然氣、黃金、金剛石、森林、水能、太陽能、鈾礦等)分布的國家、世界環境問題嚴重的地區、世界一些局勢不穩定地區等。
考生在復習時,應注意妥善處理好高中與初中地理知識間的關系,應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在理論上以高中地理為線索,結合復習初中地理的相關區域,從而在復習時綱目分明。
比如,在復習“大氣環境”中的“氣候的形成和變化”時,可以首先理清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氣候形成因子、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降水狀況等基礎理論,再結合初中世界地理中的具體國家、中國地理中的不同區域進行分析對比,理論聯系實際,增強理解運用能力。
上一篇: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模式
下一篇:浙江省2023年1月選考地理試題評析-彰顯育人價值,聚焦關鍵能力,落實育人選才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epwitkey.net/jiaoxue/gaokao/16779.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1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