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講 中國地理分區
第42講 中國地理分區
最新考綱 | 核心素養定位 | 考情報告 |
中國南方、北方、西北、青藏地區的劃分、界線、特征及影響因素,主要省區的位置、自然及人文特征、區位優勢、經濟發展特點和環境問題 |
1.理解并掌握我國南方、北方、西北、青藏地區的主要區域特征、區域間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區域認知) 2.學會分析區域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綜合思維) 3.理解并掌握北京、香港、澳門、臺灣等不同尺度區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掌握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及存在的主要自然災害、環境問題及綜合治理措施。(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 4.學會運用區域綜合分析的方法分析、對比各區域的發展條件、區域間的聯系與差異。(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
1.2020年高考將集中在重要區域或小尺度區域的定位、自然特征及工農業發展、環境等方面,題型選擇題與綜合題兼有。 2.以區域圖呈現多種地理要素,突出區域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區域發展或環境問題解決措施等的考查。 3.重大的工程建設和重要的社會經濟、文化活動等涉及到的區域是重要命題背景,區域內與其相關的地理特征是重要考查點。 |

[梳 理 知 識 體 系]

[再 現 基 礎 知 識]
一、中國四大區域地理特征
1.中國四大區域概況
讀中國四大區域概況圖,回答問題。

(1)四大區域:①南方地區、北方地區、②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2)四大區域重要的分界線。
a.①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
b.②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約與400__mm年等降水量線相當;
c.青藏地區和其他地區的分界線主要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3)劃分的主要依據
2.北方地區
讀北方地區示意圖,回答問題。

(1)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
地形、地勢 | 跨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平原面積廣闊 |
主要地形區 | A遼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華北平原和E黃土高原 |
②氣候
類型 | 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
特征 |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
溫度帶 | 東北三省大部分屬于中溫帶,華北平原及黃土高原屬于暖溫帶 |
干濕區 | 三江平原和長白山地區屬于濕潤地區,其余大部分屬于半濕潤地區 |
氣象災害 | 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洪澇;冬季寒潮災害 |
③河流:F松花江、G汾河、H渭河、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鴨綠江、圖們江、海河、黃河。
④資源。
林業 | 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天然林區 |
水資源 | 水資源不足 |
礦產資源 | 煤、石油、天然氣常規能源充足,鐵礦豐富,主要的油田:I大慶油田,J遼河油田,K勝利油田,L中原油田 |
(2)人文地理特征
農業 | 耕作類型 | 旱地農業 |
耕作制度 | 東北一年一熟,華北兩年三熟至一年兩熟 | |
作物類型 | 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溫帶水果的重要產地 | |
工業 | 工業分布 | 環渤海工業帶(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山西能源基地 |
工業類型 | 以重工業、能源、紡織業為主 |
(3)突出環境問題
地區 | 問題 |
東北平原 | 黑土流失 |
華北平原 | 旱澇、風沙、鹽堿 |
黃土高原 | 水土流失 |
【易錯辨析1】 大興安嶺是我國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界線?
提示、偌撅L區、非季風區的分界線;②內流區、外流區的分界線;③牧區與農耕區的分界線;④內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的分界線;⑤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⑥半濕潤區、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3.南方地區
讀南方地區示意圖,回答問題。

地形區 | A江南丘陵、B浙閩丘陵、D南嶺、E云貴高原 |
氣候 |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
河流 | 長江、珠江、C瀾滄江 |
資源 | 水資源、水能、有色金屬資源豐富;煤炭、石油等能源缺乏 |
鐵路 | 京廣線、I寶成線、F焦柳線、G京九線、H浙贛線等 |
工業基地 | 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
【易錯辨析2】 洞庭湖面積減小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賴焯;②山區植被破壞,河流泥沙含量大,泥沙淤積湖泊。
4.西北地區

區域特征—干旱 | 氣候 | 溫帶大陸性氣候 |
地形 | 以高原和盆地為主,a內蒙古高原、b準噶爾盆地、c塔里木盆地 | |
農牧業 | f河套平原灌溉農業、綠洲農業 | |
內蒙古溫帶草原牧場、新疆天山牧場 | ||
城市、 交通 |
d呼和浩特、e烏魯木齊 | |
第二亞歐大陸橋 | ||
河湖 | 稀少,多季節性河流 | |
資源 | 煤、石油、天然氣、稀土等 |
【易錯辨析3】 西北地區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俟庹粘渥,光合作用強,合成的有機物多;②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物儲存。
5.青藏地區
讀青藏地區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地形區:圖中的a祁連山脈,b巴顏喀拉山脈,c唐古拉山脈。
(2)氣候:典型特征:氣溫低(高寒)。
(3)河流:圖中的d金沙江,e怒江,f瀾滄江。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三江”是指長江、黃河、瀾滄江。
(4)城市:g拉薩,h格爾木,i西寧。
(5)交通
①公路運輸是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
②西寧至拉薩的鐵路是青藏鐵路。
(6)農業
①高寒牧業:牦牛、藏綿羊、藏山羊等優良畜種。
②河谷農業
點睛 青藏地區氣候高寒,夏季平均氣溫為全國最低,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水平差異明顯;喜馬拉雅山等山地由于海拔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顯著。
【易錯辨析4】 為什么青藏高原的農業區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
提示 青藏高原上的河谷地帶海拔較低,熱量較充足。
二、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
1.臺灣省

(1)范圍:包括臺灣島及圖中a澎湖列島、b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嶼。
(2)城市:臺灣主要的城市有:c臺北、d高雄。
(3)地形地質:
①臺灣島地形2/3為山地,島上河流湍急,水能蘊藏量大。
②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4)資源:資源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樟腦產量居全國第一。
(5)經濟: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2.長江沿江地帶

(1)圖中的河流:a岷江,b漢江,c贛江。
城市:d攀枝花,e長沙,f南京。
(2)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以長江為軸線的沿江地帶與貫穿南北的沿海經濟帶,以及西部廣大地區,構成“H”形格局。
(3)沿江地帶的工業:
工業基地 | 工業部門 |
滬寧杭 | 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
武漢 | 鋼鐵、輕紡 |
宜昌、重慶 | 電力、冶金 |
攀枝花、六盤水 | 鋼鐵、煤炭 |
3.香港和澳門

(1)位置與范圍
位置 | 范圍 | |
香港 | 珠江口東側,北鄰B深圳經濟特區 | 由A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 |
澳門 | 珠江口西側,北面緊靠C珠海經濟特區 | 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 |
(2)經濟
①香港:第三產業發達,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游中心。
②澳門:第三產業發達,博彩業和旅游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③與內地聯系: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伙伴,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考點一 南北方地區地理特征比較

【例1】 (2019·淄博模擬)運城鹽湖位于山西省南部①運城市南郊區,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自古以產鹽著名。鹽湖所處的位置是盆地內最低處,南東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條山和呂梁山,西面是黃土臺塬丘陵②。下圖為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圖示地區的地形特征。
(2)從地形、水文、氣候方面分析運城鹽湖湖水鹽度高的原因。
(3)指出該區域主要生態問題,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嘗試自解] (1)
(2)
(3)
[審題能力培養]
第1步 從文字材料中獲取信息
①運城鹽湖位于山西省,降水量1小,蒸發量2大。
②運城鹽湖四周3高,中間4低,有利于地表水的匯集。
第2步 從圖示材料中獲取信息
③該地區河流總體由西北(北)流向東南(南),表明地勢大致由5西北向東南(由北向南)傾斜。
④圖中海拔大都在500 m以上,地形為6高原地形。
⑤由圖中的經緯度可以判斷該高原為黃土高原,其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為7水土流失,主要與該地的氣候、土質、植被有關。
答案 (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大致由西北向東南(由北向南)傾斜;黃土地貌廣布,地表破碎,千溝萬壑。
(2)四周地勢高,徑流由四周匯集到盆地最低的鹽湖處,且無法外泄;徑流溶解各種地層中的鹽分,向湖泊輸送;該地降水量較小,蒸發量較大,長期鹽類積累,湖水鹽度升高。
(3)水土流失。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黃土土質疏松,地表破碎,坡度大,地表徑流侵蝕力強;植被覆蓋率低。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地理環境的差異
1.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差異
北方地區 | 南方地區 | |
位置 范圍 |
![]() |
![]() |
地形 特征 |
跨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平原面積廣闊 | 跨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小而分散 |
氣候 | 溫帶季風氣候為主。主要氣象災害: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洪澇,冬季寒潮災害 |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主要氣象災害:夏季洪澇,夏秋季節多臺風,冬季寒潮、凍害 |
河流 | 徑流量小,季節變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東北地區有春汛和夏汛 | 徑流量大、汛期長、含沙量小、水量豐富、河流中下游航運價值大 |
自然 資源 |
林業: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天然林區;水資源不足;煤、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充足,鐵礦豐富 | 林業:主要分布在西南、東南山區,茶樹、油桐、毛竹、杉樹、樟樹繁多;水資源豐富;常規能源缺乏,水能豐富,有色金屬礦豐富 |
2.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文特征差異
北方地區 | 南方地區 | |
農業 生產 |
旱地農業;東北:一年一熟,華北:兩年三熟至一年兩熟;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溫帶水果的重要產地 | 水田農業;一年兩熟至三熟;我國水稻、油菜、甘蔗、茶葉、天然橡膠、亞熱帶和熱帶水果的重要產區 |
工業 | 環渤海工業帶(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山西能源基地;紡織業基地 | 長江中下游工業帶(“長三角”、滬寧杭地區和以武漢、湖北西部及湖南中部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地區);南部沿海外向型工業地帶;西南地區(重慶、成都、攀枝花等,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發達);“珠三角”工業基地 |
人們 生活 |
主食為面食,房屋墻厚防寒保暖,交通以公路和鐵路為主,冬季溜冰 | 主食為大米,房屋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內河航運發達,龍舟競賽,游泳 |
環境 問題 |
東北平原:黑土退化;華北平原:旱澇、風沙、鹽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 | 洪澇災害、水體污染、水土流失、紅壤改造 |

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圖中甲、乙兩地在植被類型、主要糧食作物和農作物熟制上的差異。
(2)丙地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簡要說明其原因。
(3)有人從西安乘火車經最近的鐵路干線到沈陽,請說出經過的鐵路干線名稱。
解析 第(1)題,根據圖中的經緯線、注記等信息可進行區域定位,甲、乙兩地分別位于秦嶺以南和以北,秦嶺是我國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分界線,據此可作出判斷。第(2)題,丙地位于黃土高原,這里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該環境問題的產生與降水強度大、黃土土質疏松、地表植被覆蓋率低、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密切相關。第(3)題,需要了解我國主要鐵路干線的名稱和經過的主要城市。
答案 (1)比較如下表:
植被類型 | 主要糧食作物 | 熟制 | |
甲 |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 水稻 | 一年兩熟 |
乙 | 溫帶落葉闊葉林 | 小麥 | 兩年三熟 |
(2)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①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黃土土質疏松。人為原因:①破壞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輪荒);③采礦等。
(3)隴海—京廣—京哈。

素養一 區域認知:南方地區地理特征分析
1.(2017·全國卷Ⅲ,1~3)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1)~(3)題。

(1)上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 )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長江三角洲
(2)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 )
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
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
(3)該景觀主要分布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是( )
A.川劇 B.豫劇
C.粵劇 D.越劇
解析 第(1)題,由材料可知,剪紙表現的內容可以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圖中反映出的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水鄉蘇浙一帶景觀,故選D。第(2)題,江南水鄉的形成主要與區域地形和氣候有關,反映了當地年降水量豐富、地勢低平、河網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的自然環境特征,傳統出行工具為船,故選B。第(3)題,文化在不同區域有不同表現,川劇主要分布在四川,豫劇主要分布在河南,粵劇主要分布在廣東,越劇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等地,故選D。
答案 (1)D (2)B (3)D
素養二 區域認知:中國省區判斷與特征分析
2.(2015·海南地理,18、20)高考剛結束,小明同學到我國某省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旅游。旅游期間,小明既領略了高原風光,又穿越了高山峽谷,還參觀了橡膠園。據此完成(1)~(2)題。
(1)小明旅游的省是( )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貴州省 D.廣東省
(2)小明所參觀的橡膠園比其他國家的橡膠園位置偏北,這是因為( )
A.山地高原阻擋冷空氣南下
B.氣候干燥,太陽輻射強
C.當地土壤營養物質豐富
D.河流眾多,灌溉條件好
解析 第(1)題,從材料提供信息可知,該地既有高原分布,又有高山峽谷和橡膠園,符合上述特征的是云南。云南位于我國西南地區,緯度較低,熱量充足,南部適宜橡膠種植;位于云貴高原,且其西部處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過渡地帶,高山峽谷相間分布。第(2)題,熱量是影響橡膠生長的主導因素。小明所參觀的橡膠園比其他國家的橡膠園位置偏北,說明該地熱量條件優于同緯度其他地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該地北部山地高原阻擋了北方冷空氣南下。
答案 (1)A (2)A
素養三 區域認知:氣候特征分析
3.[2016·北京文綜,36(1),8分]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古人登上大別山主峰,不禁感嘆南北兩側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于他山也!”
推斷古人登山的季節,分析該季節南北景色差異的原因。(8分)
解析 由“山之南山花爛漫”可知古人登山的季節為春季,從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大氣環流、地形)分析大別山南北兩側由于氣溫的不同導致景觀的不同。
答案 春季。位于亞熱帶北部;主峰海拔高,氣溫低,有季節性積雪;山北為陰坡,山南為陽坡,陰坡氣溫低于陽坡。
考點二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地理特征比較

【例2】 (2019·湖北武漢中學期末)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藏地區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圖。

材料二 雅魯藏布江在古代藏文文獻中稱為“央恰布藏布”,意為“從最高頂峰上流下來的水”,位于西藏自治區,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大河,發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杰馬央宗冰川,上游稱為馬泉河,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繞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迪巴瓦峰轉向南流,經巴昔卡出中國境。它的長度超過曾號稱世界之最的美國科羅拉多峽谷(長44千米),深度超過了曾號稱世界之最的秘魯科爾多峽谷(深3 200米左右),是中國幾代科學家經過長期艱辛努力后驀然發現的,水能蘊藏量豐富,在中國僅次于長江。
(1)描述西藏地區年降水量線的空間分布特點,并簡述年降水量線明顯向雅魯藏布江上游凸出的主要原因。
(2)簡述甲、乙兩區域河流流向的差異,并分析影響流向差異的主要因素。
(3)試評價雅魯藏布江建設水電站的條件。
[嘗試自解] (1)
(2)
(3)
[審題能力培養]
從圖示材料中獲取信息

答案 (1)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原因:西南季風帶來暖濕氣流,沿河谷深入,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2)差異:甲區域河流以東西走向為主,乙區域以西北—東南走向為主(或者南北向)。
原因:甲區域山脈呈東西走向,乙區域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
(3)有利:雅魯藏布江的落差很大,水能豐富。沿江人口稀少,遷移費用少,可以減少工程投資。峽谷地區,建壩費用低。
不利: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生態脆弱;對于下游印度及孟加拉國的水文環境產生影響。

一、西北地區
1.用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分析西北地區的區域特征

2.分析西北地區農牧業的分布及發展條件
(1)西北地區的高山牧場主要集中在天山、阿爾泰山等地,夏季牧場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帶以上,冬季牧場則分布在山麓地帶。
(2)新疆發展綠洲農業的條件
①有利條件:盆地邊緣有綠洲.附近水源豐富: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
②不利條件:荒漠廣布;降水少,蒸發旺盛;總體上水資源匱乏。
(3)瓜果生產優勢條件
①光照充足。
②晝夜溫差大。
二、青藏地區
1.用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分析青藏地區區域特征

2.青藏高寒區的發展條件及其評價
(1)有利條件:太陽能資源豐富,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多的地區,日照時間長,氣溫日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強,為農作物高產提供了自然前提;有大面積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場;東部及南部河谷地帶良好的熱量和水分條件提供了發展農業多種經營的可能性。
(2)不利條件:大部分地區熱量不足,無霜期極短,只能種植青稞、小麥、豌豆等耐寒作物和牧養牦牛、藏綿羊等高寒牲畜;絕大部分地區干旱,風暴多,土壤質粗層薄。

1.(2019·麗江調研)讀下圖,回答(1)~(3)題。

(1)對圖中所示地區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處西風帶,氣候溫和濕潤,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B.自然帶類型為溫帶荒漠帶,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C.全部為干旱區,自然帶體現了明顯緯度地域分異規律
D.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徑流年際變化大
(2)圖中A地區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 )
①太平洋、诖笪餮蟆、郾北蟆、苡《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長絨棉生產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區位條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解析 第(1)題,根據圖示地區輪廓判斷是我國新疆地區。該地地處亞歐大陸內部地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自然帶為溫帶荒漠帶,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由于影響徑流量的主要因素是氣溫,所以徑流年際變化較小。第(2)題,A地處新疆北部,其水汽來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第(3)題,新疆地區降水少,晴天多,氣溫日較差大,與其他地區相比,主要優勢在于光照充足,適合長絨棉生長。
答案 (1)B (2)D (3)A
2.(2019·重慶月考)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一個獨特的地區,高原的河谷地帶海拔較低,四季溫暖。據此回答(1)~(3)題。
(1)青藏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溫暖 B.濕熱
C.干旱 D.高寒
(2)影響青藏高原耕作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緯度位置
C.土壤 D.水源
(3)青藏高原河谷地帶分布有喜溫涼的青稞、小麥和豌豆等農作物,并且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主要原因是( )
A.氣溫高,積溫較大,雨量充沛
B.大氣潔凈,晴天多,日照時間長
C.氣溫偏低,水分蒸發少,病蟲害少
D.傳統農業經驗豐富,精耕細作
解析 第(1)題,該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第(2)題,由于海拔高,氣候寒冷,所以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第(3)題,青藏高原上農作物產量高,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且大氣潔凈,從而導致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再加上青藏高原上日照時間長,作物的光合作用強,故單產高。
答案 (1)D (2)A (3)B

素養一 區域認知:川藏鐵路沿線區域特征分析
1.(2018·北京文綜,2~3)2018年4月,川藏鐵路成都至雅安段開始鋪軌。讀下圖,回答(1)~(2)題。

(1)圖示區域( )
A.地處板塊的生長邊界
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東
C.自然景觀為高寒荒漠
D.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
(2)川藏鐵路開通后,能夠( )
①緩解青藏鐵路運輸壓力、诟纳莆鞑匚镔Y供應、巯齾^域內災害的影響、艽龠M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1)題,圖示地區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該板塊邊界屬于消亡邊界;讀圖可知,圖示地區的河流流向以自西北向東南流的居多;圖示地區以青藏高原為主,自然景觀以高寒草甸為主;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綜上可知,選項D正確。第(2)題,目前,青藏高原地區對外的客貨運輸對青藏鐵路的依賴程度較高,青藏鐵路承擔的交通運輸壓力較大,而川藏鐵路開通后,可緩解青藏鐵路的運輸壓力;川藏鐵路開通后,可提高青藏高原地區的交通通達度,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區過剩物資的外運,也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區短缺物資的輸入;圖示地區多發的自然災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川藏鐵路的開通有利于災后應急和救援,但不可能消除災害的影響;川藏鐵路的開通有利于加強青藏高原地區與我國其他地區之間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綜上可知,選項B正確。
答案 (1)D (2)B
素養二 區域認知:新疆區域特征分析
2.(2014·四川文綜,7~8)下圖所示區域受西風影響,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據自然環境條件推斷,圖示地區下列土地利用類型的比例( )
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
解析 第(1)題,本題考查降水的空間分布。由題中信息可知,該地受西風帶影響,①、②、③地都受其影響,但③地地勢高,位于西風迎風坡,受地形抬升影響,降水豐富;④地受地形阻擋,降水較少,故C項正確。第(2)題,本題考查區域自然環境特征。該地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大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少,為干旱半干旱地區,而結合地形分布,該地荒漠面積廣大,不宜發展種植業,耕地面積小,山麓地區有水源,草場面積較大,因此,C項正確。
答案 (1)C (2)C
3.(高考福建文綜)下列是某中學為“重走古絲綢之路”夏令營活動所搜集的材料。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下圖示意考察區域的地理環境。

材料二 M、N城均為歷史文化名城!顿Y治通鑒》稱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閭閻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N城設立經濟特區(范圍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指出M城成為古代著名集鎮的有利自然條件。
(2)分析N城設立經濟特區有利的社會經濟原因。
解析 第(1)題,M地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優越,同時M位于山前的沖積扇上,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注意該題要從有利的自然條件來解答。第(2)題,N城作為邊境城市,其經濟的發展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人文景觀是分不開的,除此之外,還與西部大開發優惠的政策、充足的資金、豐富的能源(石油)有密切的關系。
答案 (1)東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沖積扇,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綠洲,土壤肥沃。
(2)毗鄰中亞、南亞、西亞地區的地理位置,具有邊境口岸的優勢,有利于區域經濟合作與交流;有特色畜牧業和特色林果業,豐富的能源資源,有利于產業發展;國家給予政策、資金等支持;文化古跡眾多,是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限時規范專練
(時間:45分鐘 滿分:9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9·吉林大學附中模擬)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新區設立將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下圖為雄安新區位置圖。讀圖回答1~2題。

1.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國家級新區建在容城、雄縣、安新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離北京較近,便于承接大城市的產業轉移、谌丝谙∩,盡可能地減少拆遷補助、刍A設施完善,現有開發程度較高、芙煌ū憷,與大城市聯系密切、菥暥雀,氣候條件優越
A.②③ B.②⑤
C.①④ D.①⑤
2.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的意義包括( )
①可以有效緩解北京的大城市病、诖龠M北京市區三大產業均衡發展、塾欣谔嵘颖苯洕鐣l展質量和水平、苡欣谡{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1題,雄安新區位于河北省中部,靠近北京,便于承接大城市的產業轉移;交通便利,與大城市聯系密切。與北京相比,雄安新區人口較少,但盡可能地減少拆遷補助不是在該區域建國家級新區的主要原因;雄安新區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現有的開發程度較低;該地區與北京的氣候差異不大。第2題,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可以有效緩解北京的大城市;有利于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①、④正確。雄安新區建設會減少北京第二產業比重,使北京市區政治文化功能增強,②錯誤;雄安新區建設有利于提升河北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③正確。
答案 1.C 2.C
(2019·成都二診)下圖為我國某地地形圖。讀圖回答3~4題。

3.該地溝谷地貌發育,其主要原因是( )
A.土質疏松,流水侵蝕作用強
B.石灰巖廣布,流水溶解侵蝕作用強
C.斷層發育,地殼水平運動強
D.氣候干旱,風化和風力侵蝕作用強
4.圖中①地農作物長勢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
A.光照更強 B.土壤的水分更好
C.坡度更緩 D.植被覆蓋率更高
解析 第3題,從經緯度位置可判斷該地位于黃土高原,則溝谷地貌發育的原因是土質疏松、流水侵蝕作用強。第4題,依據圖中高度及溝谷位置,可判斷①位于溝谷的南側為陰坡、②位于溝谷的北側為陽坡,黃土高原地區降水較少,農作物長勢主要取決于土壤中的水分,陽坡光照強而蒸發強,土壤水分條件要弱于陰坡,故陰坡農作物長勢要好于陽坡。
答案 3.A 4.B
讀圖,回答5~6題。

5.圖中數字代表的鐵路線組合,正確的是( )
A.①——寶成線 B.②——內昆線
C.③——焦柳線 D.④——南昆線
6.關于圖示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以攀枝花、貴陽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基地
B.以重慶為中心的冶金工業基地
C.以重慶為中心的長江上游城市群
D.“酸雨”污染僅次于華中酸雨區
解析 第5題,圖中數字代表的鐵路線中,①是成昆線,②是貴昆線,③是襄渝線,④是南昆線。第6題,攀枝花是該區域鋼鐵工業基地,六盤水是該區域煤炭工業基地;重慶至六盤水地區是西南酸雨區,是僅次于華中酸雨區的污染嚴重區域。故A錯誤。
答案 5.D 6.A
(2019·廣州一模)下表是我國干旱區多年平均水汽輸送統計表,據此完成7~9題。
年輸入總量/107t | 各邊界輸入總量所占比例% | 年輸出總量/107t | 各邊界輸出總量所占比例% | ||||||
東 | 南 | 西 | 北 | 東 | 南 | 西 | 北 | ||
14.78 | 0.0 | 16.6 | 54.8 | 28.6 | 12.86 | 96.2 | 3.0 | 0.0 | 0.8 |
7.影響我國干旱區水汽輸入的最主要氣流是( )
A.信風 B.西風
C.東南季風 D.東北季風
8.我國干旱區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9.我國干旱區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儲存于(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土壤
解析 第7題,影響我國干旱區水汽輸入的最主要氣流是西風,是高空西風受地形強烈抬升,形成的降水,B對。信風不影響我國,A錯。東南季風不能影響到干旱區,C錯。東北季風來自內陸,干旱,D錯。第8題,我國干旱區主要受西風影響,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大西洋,A對。北冰洋氣溫低,水汽含量少,也是水汽來源地,B錯。距太平洋太遠,與印度洋之間有高原山地阻擋,水汽不能到達我國干旱區,C、D錯。第9題,我國干旱區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儲存于高山地區的冰川,C對。河流、湖泊少,不是水汽存在區域,A、B錯。土壤干燥,以沙土為主,不是水汽存儲區域,D錯。
答案 7.B 8.A 9.C
(2019·遼寧阜新月考)下圖為我國西藏局部區域防護林工程分布示意圖。圖示區域曾是西藏風沙最大的地方,如今,沿江沿河的防護林體系基本建成。讀圖回答10~11題。

10.下列關于西藏風沙發生時間和自然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
A.6~9月 西風強烈
B.11月~次年3月 干冷多風
C.6~9月 焚風效應
D.11月~次年3月 暴風雪強烈
11.圖示地區的農業是( )
A.綠洲農業 B.立體農業
C.灌溉農業 D.河谷農業
解析 第10題,11月~次年3月,西藏氣候干旱少雨,大風天氣多,有利于風沙的形成。第11題,圖示地區屬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農業發展受熱量條件限制,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區,所以農業類型是河谷農業。
答案 10.B 11.D
二、綜合題(共46分)
12.(2019·濟南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研學旅行小組7月選擇下圖中的“三江并流”保護區進行地理考察,考察中發現:崇山峻嶺中,并肩奔騰著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河,壯觀的雪山冰川、險峻的丹霞峰叢和燦爛的喀斯特臺地都在此“安家落戶”,成為世界上蘊藏最豐富的地質地貌博物館。
“三江并流”地區有100多座海拔5 000米以上、造型迥異的雪山。與雪山相伴的是靜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羅棋布的數百個冰蝕湖泊,然而好多的峽谷谷底卻有荒漠分布,河畔荒涼一片。“三江并流”地區占中國國土面積不到0.4%,卻擁有全國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國25%的動物種數,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也是我國中藥資源和民族藥資源的重要寶庫。

(1)簡要說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觀的形成原因。(4分)
(2)“三江并流”保護區屬于濕潤的亞熱帶地區,但大多的峽谷河畔卻因干旱而荒涼一片。請運用地理學原理解釋干熱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三江并流”地區國家級保護動植物種類較多的原因。(8分)
(4)說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樣性,實現“三江并流”地區的脫貧致富。(4分)
解析 第(1)題,可從山地及河流形成角度分析。第(2)題,可從地形對降水的影響角度分析。第(3)題,可從緯度、垂直地帶性及地形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角度分析。第(4)題,可從產業選擇及延長產業鏈角度分析。
答案 (1)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引發了橫斷山脈的急劇隆升;在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流水的侵蝕和切割作用,形成河谷;高山與大江交替分布,形成世界上獨有的三江并行奔流的自然奇觀。
(2)“三江并流”地區山高谷深、山脈走向大體上垂直于西南季風或者東南季風,山脈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背風坡的下沉氣流還具有增溫效應,致使河谷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陽光熱較多,山坡上的暖空氣不斷膨脹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積聚下沉,加劇了河谷底部的干熱環境的形成。
(3)“三江并流”地區由于緯度低,山高谷深,垂直海拔差異大,垂直帶譜復雜,動植物種類眾多;高山峻嶺,山高谷深,氣候復雜,局地小氣候類型多,動植物種類獨特;“三江并流”地區山脈為南北走向,因此這里成為亞歐大陸生物物種南來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難所;獨特的地質地貌也保護了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和完整的生態體系。
(4)發展旅游業,提高收入,實現脫貧致富,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發展特色農業,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生物多樣性的優勢,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
13.(2019·東北三省四市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24分)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涇陽加工磚茶的原料黑毛茶樹主要種植在西北部地勢較高的旱地上。手工筑制涇陽茯磚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由于后期消費需求猛增,當地原料產量已無法滿足需求,因而,引進湖南的黑毛茶作為茯磚茶的原料。
涇陽是南茶北上必經之地,數百年來涇陽茯磚茶與糧、奶、肉一起,成為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生活的必需品,在歷史上遠銷西北乃至更遙遠的中西亞各國。下圖為涇陽區域圖。

(1)描述圖示區域地形特征。(6分)
(2)簡析涇陽黑毛茶樹主要種植在地勢較高的旱地的原因。(6分)
(3)說明與湖南相比,涇陽種植茶樹不利的氣候條件。(6分)
(4)簡析涇陽成為歷史上西部制茶重鎮的原因。(6分)
解析 第(1)題,地形特征一般從地形類型與分布、地勢變化等方面描述。地形類型及其分布可結合圖中的等高線數值及分布來分析;地勢變化可結合等高線分布、河流分布等分析。第(2)題,讀圖可知,涇陽西北部地勢較高,便于排水;附近有河流經過,便于取水灌溉;該區域土層深厚,便于茶樹根系發育。第(3)題,不利的氣候條件主要從氣溫(熱量)、降水、氣象災害等方面分析。第(4)題,根據材料可知,涇陽制茶主要用于商貿,所以主要從涇陽的地理位置、交通、信息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中部為平原,(面積較大,)平坦開闊,西北部為高地,南部為山地,地形較復雜;西北、南部地勢高,中部地勢低,地勢起伏大。
(2)排水良好,土壤不會過濕;離河較近,便于灌溉;土層深厚且疏松,有利于根系發育(或沖積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種植)。
(3)涇陽位于秦嶺以北,熱量較少;高溫期濕度較低(降水較少);冬季受寒潮影響較大。
(4)涇河下游水面寬闊,船只可到涇陽碼頭,涇陽為航運起點或終點,交通便利(信息通暢);涇陽位于關中腹地、涇河下游,引涇河水灌溉沃野,物產豐裕、商賈云集、商貿繁榮;過往茶到涇陽后必須轉水路為陸路,為方便運輸,就必須在涇陽另行加工,壓縮體積。
本文標題:第42講 中國地理分區
上一篇:第41講 中國地理概況
下一篇:第43講 選修3 旅游地理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epwitkey.net/jiaoxue/jichu/19252.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chu/19252.html
上一篇:第41講 中國地理概況
下一篇:第43講 選修3 旅游地理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epwitkey.net/jiaoxue/jichu/19252.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chu/1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