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南昌市一輪復習地理試卷8-交通運輸與區際聯系
一、單選題。(每道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答對得2分,共22個小題,總計44分。)
《每日郵報》2017年3月21日報道,日前,Hyperloop運輸技術公司宣布,正在試驗建設世界首列膠囊超級高鐵車廂。據悉,車廂將會在空氣被幾乎抽干、幾乎毫無空氣阻力的近真空狀態下的封閉管道中移動,時速可達1223km/h,超過飛機飛行速度,并且耗能極低。作為第五代交通運輸方式的設想,一旦成功實踐,從紐約到舊金山原本6小時的飛行時間將縮短至1小時左右,而環游世界也僅需6小時。與Hyperloop公司從事相同研發的企業HTT聯合創始人彼鮑伯·格瑞斯塔表示,其正與中國多個城市討論一起建設超級高鐵計劃。據此完成1-3題。
1.膠囊超級高鐵車廂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相比( )
A.與公路運輸相比,靈活性強 B.與航空運輸相比,連續性強
C.與鐵路運輸相比,對環境的污染大 D.和海洋運輸一樣,受天氣變化影響大
2.如果膠囊超級高鐵技術成熟并引入我國的話,下列哪兩個城市間最有可能率先建設( )
A.北京—廣州 B.蘭州—烏魯木齊 C.哈爾濱—沈陽 D.廣州—深圳
3.城市間膠囊超級高鐵的建設通車,將有利于( )
A.緩解城市內部交通運輸壓力 B.加強城市間的通信交流
C.縮短城市間的空間距離 D.擴大城市的經濟腹地
隨著我國高鐵與民航快速發展,兩城市互通高鐵直達列車和航空航班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形成日趨復雜的高鐵—民航競爭網絡。下圖示意我國高鐵民航競爭網絡空間拓展模式。完成4-5題。
4.我國高鐵一民航競爭網絡空間演變特征為( )
①空間競爭由分散到集中②空間競爭范圍由小變大
③空間網絡趨向于多極化④邊緣城市參與機會漸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我國高鐵一民航競爭網絡空間演變產生的主要影響有( )
A.完善我國交通運輸網絡 B.降低我國水路運輸地位
C.促進我國物流體系發展 D.縮短城市間的空間距離
研究發現城區居民通勤碳排放量與收入、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等密切相關。我國某城市隨著地鐵1、2號線的運營,沿線居民人均通勤碳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減少。下左圖示意該城市1、2號線站點分布,下右圖示意1、2號線開通前后沿線不同社區居民通勤碳排放。據此完成6-8題。
6.下列關于城區居民通勤碳排放量與收入、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相關性表述,正確的是( )
A.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越完善,通勤碳排放量越少
B.城區居民收入越高,私家車保有量越多,通勤碳排放量越少
C.收入和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與通勤碳排放量均呈現正相關
D.收入和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與通勤碳排放量均呈現負相關
7.位于地鐵1、2號線交會處的社區可能是( )
A.陳三橋社區 B.鄭上路社區 C.順河路43號院 D.21世紀社區
8.地鐵開通后鑫苑國際城市花園人均碳排放量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勤距離較遠 B.居民收入較高 C.離地鐵站較遠 D.共享交通較多
在長江中下游江流兩岸,常見基巖山體矗立江邊,突出江中,形如半島,這就是磯頭,具有擋水和挑流(將水流挑離磯頭所在河岸,流向對岸)的作用。下圖示意長江中下游的不同河段,甲河段因防洪需要修建了人工磯頭,它由條石壘砌而成,長達200多米。乙河段中,江心洲原為南岸邊灘的一部分,后期隨河道彎曲度增大,南側汊道形成。乙河段洲灘竄溝發育,水流分散,受河道彎曲度和年內水流量的變化影響,水動力的軸線(反映水流最大動量所在位置)橫向擺動幅度大,洲灘易變,崩岸時有發生。完成9-10題。
9.在甲河段中,修建人工磯頭的影響是( )
①減緩水勢②沖刷沙洲③減緩航速④拓寬河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在乙河段中,航運面臨的不利自然條件是( )
①水深不足②水流過快③航道易變④含沙量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磧(qi)口古鎮享有“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是黃河邊的一個古渡口發展形成的。附近河段暗礁密布,水急浪高,船筏難以通行,需要在磧口停泊轉陸路,遂成為黃河北干流上水運航道的中轉站。明清至民國年間成為我國北方著名商貿重鎮,為東西經濟、文化樞紐,圖左為磧口古鎮景觀,圖右為磧口古鎮位置示意。據此回答11-13題。
磧口古鎮道路 磧口古鎮位置示意圖
11.磧口古鎮在明清時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主要得益于( )
A.水陸運輸的中轉 B.發達的制造業
C.廣闊的消費市場 D.豐富的農礦產品
12.古鎮道路以青石鋪路,斜坡緩降無梯的主要原因是( )
A.雨季排水 B.就地取材 C.利于車馬行走 D.堅固耐用
13.現今磧口古鎮難以恢復往日繁榮的景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泥沙淤積嚴重 B.受其他交通運輸方式沖擊
C.古鎮青壯年人口大量外遷 D.戰亂對古鎮的破壞較嚴重
某學校地理教研組老師利用暑假進行地理研學活動,研學團隊沿圖中路線從①地出發,最終到達圖中的⑧地。下圖為“研學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14-16題。
14.研學團隊進行了下列考察活動,其目標能實現的是( )
A.①→②考察原始森林 B.②→④穿越三級階梯
C.④→⑤農耕文化相同 D.⑤→⑧民族風情之旅
15.研學團隊在活動中適宜選擇航空出行方式的是( )
A.②→③ B.④→⑤ C.⑥→⑦ D.⑦→⑧
16.研學團隊給當地政府提出的農業發展策略,不合理的是( )
A.①—節約用水,調整土地利用結構 B.②—植樹種草,打壩淤地
C.⑤—加強土地保護,合理發展畜牧業 D.⑦—利用氣候優勢,建立糧棉基地
城市人口覆蓋率為機場地面交通不同時間圈覆蓋人口與城市總人口的比率,用以綜合反映城市居民航空出行便利性。以2019年12月15日上午10點的路況為例,下圖對北京“一市兩場”(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地面交通空間可達性進行定量評估,得出同等時間內兩種模式(駕車出行模式和公共交通模式)下覆蓋人口累積曲線圖。讀圖,完成17-19題。
17.讀左圖(駕車出行模式),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大興機場2小時圈覆蓋北京市全部人口B.首都機場對北京市域整體服務效率更高
C.大興機場修建時間更早,服務設施更全D.耗時4小時駕車出行就能抵達首都機場
18.首都機場公共交通人口覆蓋累積曲線整體在大興機場曲線上方的主要原因( )
A.首都機場靠近最大的海陸聯運樞紐站 B.首都機場歷史悠久,可選航空線較多
C.首都機場公共交通輻射能力整體更強 D.首都機場附近打工者多,經濟能力差
19.同等時間北京兩機場內公共交通出行輻射人口均遠小于駕車出行模式的主要原因( )
A.公共交通運行速度低于汽車 B.公共交通模式換乘更耗時間
C.大興機場距離住宅區更遙遠 D.公共交通載客量大、舒適度低
大數據測算顯示,近年來上海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之間的通勤人數顯著增加。下圖為2018年5月上海中心城區與周邊通勤熱點城鎮之間的通勤規模示意。據此完成20-22題。
20.圖中通勤量大的熱點城鎮多數( )
A.位于上海市轄區 B.沿長江岸邊分布
C.為省級行政中心 D.空間上趨于集聚
21.上海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之間的通勤人數近年來顯著增加,主要得益于( )
A.周邊城鎮的產業升級 B.中心城區居住成本上升
C.快速交通的大力發展 D.中心城區就業崗位增多
22.城橋鎮與上海中心城區之間的通勤目前主要依靠崇明越江通道,該通道南段采用江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利于水上交通 B.保護水生生物 C.降低修建成本 D.提高通行效率
二、綜合題。(共4道大題,總計56分。)
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美國東北部沃野千里,物產豐富,然而東西向交通一直不夠方便,內陸地區的貨物需沿密西西比河南下運至新奧爾良港口轉運,直到1825年伊利運河全線開通。伊利運河西起布法羅,東至奧爾巴尼,綿延581千米。伊利運河開通,大量的商品通過運河很便捷地運往紐約港,紐約的腹地迅速擴展到中西部地區。19世紀60年代,紐約進口額占美國的2/3,出口額占美國的1/3,城市規模增長迅速。伊利運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紐約成為美國經濟和金融中心。
(1)分析伊利運河建成前美國東北部東西向交通不便的自然原因。(2分)
(2)分析伊利運河的建成對紐約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6分)
(3)分別說明伊利運河的開通對布法羅和新奧爾良城市地位的影響。(4分)
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湖北位于長江經濟帶的中心位置,水運在湖北的綜合運輸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鐵(路)水(路)聯運是港口運輸中常用的聯運方式,傳統的鐵水聯運多需要借助集裝箱運輸卡車(集卡)輔助完成(圖b)。三峽樞紐白洋港疏港鐵路是我國首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核心項目,位于宜昌高新區白洋工業園區(圖a),該項目采用車船直取的交接模式(圖c),即鐵路直達碼頭平臺,火車可直接在碼頭平臺通過可移動岸吊(裝卸吊機)進行貨物裝卸轉運。
(1)說明水運在湖北的綜合運輸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4分)
(2)分析三峽樞紐白洋港疏港鐵路建設的有利條件。(4分)
(3)指出與傳統鐵水聯運裝卸模式相比,車船直取交接模式的優勢。(6分)
2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2021年1月8日江西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的文件。文件中提出一份預案:修建連接鄱陽湖、錢塘江水系的超級工程——浙贛運河。浙贛運河東起杭州,經錢塘江,在錢塘江上游——衢州市附近跨越分水嶺,經信江后進入鄱陽湖。期中常山江和信江之間的分水嶺(大概140m)需要挖通。運河采用通航千噸級船舶的Ⅲ級航道規劃,需修建梯級24座,規劃開通后貨運量增至2500萬噸左右。原通過鄱陽湖經長江到上海港出口路程約1000公里,但走信江經浙贛人工運河至杭州灣出海,路程將大大縮短。錢塘江流域內跨江大橋數量多、修建時間早、高度有限,流域內水庫設備老舊、功能不全。浙贛運河開通后,錢塘江流域內航運將面臨部分難題。下圖為浙贛運河規劃圖。
(1)推測浙贛運河開通運行后,錢塘江流域航運所面臨的難題。(4分)
(2)說明浙贛運河修通后為保證兩省水運網絡暢通可采取的措施。(4分)
(3)浙贛運河外,贛粵運河也已同步發出建設預案,最終將南北貫通形成浙贛粵大運河,連接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簡析浙贛粵大運河修建給江西省發展帶來的機遇。(6分)
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T公司是我國知名家電企業,近年來加快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布局,設在波蘭的工廠是其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最大的工廠。波蘭工廠位于波蘭的日拉爾多夫市,專門從事歐洲地區該品牌液晶電視的生產和銷售,其生產裝配線所需的原材料占總成本的80%,絕大部分來源于中國。2016年以前T公司波蘭工廠用傳統的海運方式運輸原材料,下圖為2016年前波蘭工廠的產業鏈流程圖。
2016年以后開始使用以“蓉歐”快鐵為主的中歐班列將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從中國成都運到波蘭羅茲,運輸時間從原來的38天縮減至16天,班列的“準時化”可實現“原材料的零庫存”和“成品的零庫存”,火車充當“移動的倉庫”,使T公司波蘭工廠的生產方式逐漸變成多條流水線(2016年以前僅有一條生產線),工廠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生產,只需一天的時間便能生產出成品迅速投放到整個歐洲市場。“即時生產“取代高昂的“充分備料”,形成特有的“全球流動的即時生產方式”,同時可以與中國同步生產最新技術的產品。下圖示意T公司生產基地的布局與原材料的運輸線路。
(1)分析T公司建立海外生產基地主要原因及在歐洲選擇波蘭作為其生產和銷售基地的主要原因。(5分)
(2)說明交通方式由海運到中歐班列的轉變如何實現了T公司波蘭工廠生產方式的轉變。(8分)
(3)說出2016年后T公司波蘭工廠產品競爭力提升的表現。(3分)
交通運輸與區際聯系
參考答案
1.B2.A3.D
1.膠囊超級高鐵仍需要車站和軌道。靈活性比公路運輸差,A錯誤;膠囊超級高鐵在封閉管道中移動,行駛中不會產生污染,不受天氣影響,比航空運輸連續性強,B正確,C、D錯誤。故選B。
2.據材料分析,膠囊超級高鐵造價高,行駛速度快,所以需要在經濟發達,可以承受其建設成本和距離相對較遠的城市建設。北京一廣州線是最合適的路線,A正確,BCD錯誤。故選A。
3.膠囊超級高鐵屬于城際交通,連接城市與城市的交通方式。所以不能緩解城市內部交通運輸壓力,A錯誤;膠囊超級高鐵屬于交通方式,不能加強城市間的通信交流,B錯誤;城市間的空間距離不可能被縮短,C錯誤;膠囊超級高鐵可以縮短運輸時間,加強城市間聯系,擴大城市經濟影響范圍,所以城市間膠囊超級高鐵的建設通車可以擴大城市的經濟腹地,D對。故選D。
4.B5.A
4.讀我國高鐵民航競爭網絡空間拓展模式示意圖可知,從我國高鐵一民航競爭網絡空間從早期的北京-上海,中期擴展到省會、經濟發達城市、旅游城市,后期擴展到邊緣城市,空間競爭由集中到分散,①錯誤;空間競爭范圍由小變大,②正確;節點城市更多,空間網絡趨向于多極化,③正確;邊緣城市參與機會漸多,④錯誤。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結合上題分析可知,我國高鐵一民航覆蓋范圍擴大,有利于完善我國交通運輸網絡,A正確。結合所學可知,高鐵、民航是運輸速度快的運輸方式,水路運輸的運輸速度慢,二者面臨市場群體不同,高鐵、民航發展對水路運輸影響不大,B錯誤。高鐵、民航運輸價格高,且主要承擔客運,對我國物流體系發展影響不大,C錯誤。高鐵、民航運輸效率高,可縮短城市間的時間距離,D錯誤。故選A。
6.A7.C8.B
6.“城區居民通勤碳排放量與收入、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等密切相關”,可知居民收入越高,私家車保有量越多,選擇私家車出行的越多,人均碳排放量增多,即通勤碳排放量與收入呈正相關,BD錯誤;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越完善,將公共交通工具作為主要出行方式的人越多,人均碳排放量越少,即通勤碳排放量與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呈負相關,C錯誤,A正確;故選A。
7.地鐵1、2號線屬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結合上題:可知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越完善,通勤碳排放量越少。讀右圖可知,地鐵1號線開通后人均減排量最高的是陳三橋社區和順河路43號院;地鐵2號線開通后人均減排量最高的是順河路43號院;地鐵1、2號線開通后人均碳排放量最少的是順河路43號院,所以位于地鐵1、2號線交匯處的社區是順河路43號院,C正確;陳三橋社區、鄭上路社區、21世紀社區在地鐵1、2號線開通后的人均通勤碳排放量均較高,說明三者沒有位于地鐵1、2號線交匯處,ABD錯誤;故選C。
8.結合上(1)題可知: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越完善,通勤碳排放量越少;城區居民收入越高,私家車保有量越多,通勤碳排放量越多。據右圖可知,鑫苑國際城市花園在地鐵1、2號線開通后,人均碳減排量較小,但人均碳排放量卻最多,說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居民收入較高才是該社區地鐵開通后人均碳排放量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B正確,D錯誤;據左圖可知:鑫苑國際城市花園距離地鐵站不遠,C錯誤;材料無通勤距離的信息,A錯誤;故選B。
9.A10.B
9.人工磯頭由條石壘砌而成,減少了水流對河岸堤壩的直接沖刷,阻擋水流,減緩水勢,①正確;將水流挑離所在河岸,有利于所在河岸堤壩安全;將水流挑向對面的沙洲,沖刷沙洲,有利于增強河道行洪能力,容易提高該河道的航行速度,②正確,③錯誤。修建人工磯頭后,河道受到阻擋,不利于拓寬河道,④錯誤。①②正確,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0.竄溝發育,水流分散,水流不能集中沖刷航槽(航道),極易出現水深不足的情況;①正確,分散水流后,容易出現部分河道水流速度減緩,②錯誤。水動力軸線橫向擺動幅度大,洲灘易變,航道擺動,③正確。水流速減緩,沖刷力度減小,含沙量減小,④錯誤。受年內水流量的變化影響,在枯水期,航道變淺,可能出現礙航。①③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1.A12.C13.B
11.由材料可知,明清時代黃河水運需要在磧口停泊轉陸路,使得這里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A正確;明清時代當地沒有發達的制造業,B錯誤;人口有限,不能形成廣闊的消費市場,C錯誤;當地土地規模小,沒有豐富的農礦產品,D錯誤。故選A。
12.由材料可知,磧口是重要的水陸轉運站,有大量的車馬運輸,青石鋪路,斜坡緩降無梯有利于車馬行走,C正確;當地降水較少,雨季排水需求不大,A錯誤;青石鋪路是就地取材,但斜坡緩降無梯和材料無關,B錯誤;青石鋪路堅固耐用,但也不是古鎮道路斜坡緩降無梯的理由,D錯誤。故選C。
13.“附近河段暗礁密布,水急浪高”,河流侵蝕劇烈,不會出現泥沙淤積嚴重現象,A錯誤;現今各種交通方式興起,該地區不再依賴于黃河水運,作為水運中轉的磧口古鎮失去了往日輝煌,B正確;古鎮青壯年人口大量外遷是古鎮衰落的結果而不是原因,C錯誤;民國后我國無大規模戰亂,當代古鎮衰落與戰亂無關,D錯誤。故選B。
14.D15.B16.D
14.結合所學知識讀圖可知,①是包頭,②是太原,③是西安,④是成都,⑤是拉薩,⑥是攀枝花,⑦是昆明,⑧是桂林。①→②是包頭至太原這一考察線路,氣候較為干旱,森林很少,以草原景觀為主,A錯誤。②④是太原到成都,該線路位于第二級階梯上,沒有穿越三級階梯,B錯誤。④→⑤是成都到拉薩,成都以種植業為主,拉薩以畜牧業為主,農耕文化差異較大,C錯誤。⑤→⑧從拉薩經攀枝花、昆明、到桂林,經過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區,民族風情豐富多彩,D正確。故選D。
15.青藏高原周邊地區有高大山脈的阻擋,對外聯系不便,航空是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④→⑤線路是成都到拉薩,受地形影響且相距較遠,最適宜選擇航空運輸,B正確。其他線路陸路運輸比較便捷,航空運輸不是最適宜的出行方式,排除A、C、D。故選B。
16.①包頭氣候較干旱,應節約用水,調整土地利用結構,A合理;②太原位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應植樹種草,打壩淤地,B合理;⑤拉薩位于青藏高原,應該加強濕地和草場的保護,合理發展畜牧業,C合理;⑦為昆明,四季如春,可利用氣候,發展“彩色農業”,不適宜種植棉花,D不合理。故選D。
17.B 18.C 19.B
17.讀左圖(駕車出行模式),下列描述正確的是:首都機場對北京市域整體服務效率更高,時間更短,提前覆蓋所有人口,B正確。大興機場超過2小時,才可以全覆蓋北京市全部人口,A錯。大興機場修建時間更晚,服務設施更齊全,C錯。耗時2小時駕車出行就能抵達首都機場,D錯。
18.首都機場公共交通人口覆蓋累積曲線整體在大興機場曲線上方的主要原因首都機場公共交通輻射能力整體更強,C正確。不是靠近最大的海陸聯運樞紐站的原因,歷史悠久,可選航空線較多,是對外的,不是市內的公共交通人口覆蓋累積曲線大的原因,首都機場附近打工者多,經濟能力差跟公共交通無關,ABD錯,故選C。
19.同等時間北京兩機場內公共交通出行輻射人口均遠小于駕車出行模式的主要原因:公共交通模式換乘更耗時間,需要消耗更多時間才可以輻射同樣人口,B正確。公共交通運行速度不一定低于汽車。例如地鐵,A錯。住宅區很多,大興機場距離住宅區很更遙遠無從比較,C錯。公共交通載客量大、舒適度高,D錯。
20.A21.C22.A
20.圖中通勤量大的12個熱點城鎮有7個位于上海市轄區,且根據圖例來看,通勤量較大的城市基本都位于上海市轄區,故A正確。圖中顯示只有城橋位于長江岸邊,故B錯誤。12個熱點城鎮中沒有省級行政中心,故C錯誤。據圖可知,通勤量大的熱點城鎮分布在上海市中心城區的不同方位,說明在空間上趨于分散,故D錯誤。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
21.人口流動的規模之所以越來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可以縮短人們出行的時間距離,所以上海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之間的通勤人數近年來顯著增加,主要得益于快速交通的大力發展,故C正確。周邊城鎮的產業升級,中心城區居住成本上升,中心城區就業崗位增多與通勤人數增加有關,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BD錯誤。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
22.崇明越江通道南段采用江底隧道方案,可以減少對水上交通的影響,故A正確。江底隧道,位于水中,可能對水生生物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故B錯誤。水底情況復雜,修建江底隧道成本較高,故C錯誤。江底隧道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通行效率相差不大,故D錯誤。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
23.(12分)(1)東部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阻隔東西交通;(1分)河流多向南流,缺乏東西向的水運通道;(1分)五大湖—圣勞倫斯航線經過其他國家。(1分)(任答兩點得2分)
(2)縮短了與內陸地區的航線距離和時間,降低貨物運輸成本,增加貨物吞吐量;(2分)將北美五大湖與紐約巿連接起來,便于紐約與廣大中西部地區的聯系,擴大了紐約港的經濟腹地;(2分)促進了紐約商業、貿易、金融等產業的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經濟和金融中心。(2分)
(3)布法羅成為湖區和伊利運河水道的交接點,港口吞吐量增加,城市規模擴大,地位提高;(2分)新奧爾良貨物周轉量下降,港口城市地位下降。(2分)
24.(14分)(1)湖北水運坐擁長江、漢江,是暢聯東西、貫通南北的紐帶;(1分)在現代交通運輸體系中,水運具有運距長、運量大、成本低、占地少、節能環保等明顯優勢;(1分)而且與公路、鐵路可以實現聯運;(1分)并且通過長江可以與海運相連。(1分)
(2)線路較短,技術力量先進,資金雄厚,運輸需求量大,國家政策支持;(2分)合理布局交通網,緩解交通擁堵,提高運輸效率,促進武漢水運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2分)
(3)壓縮過境集裝箱班列的發運時間;(2分)節約中轉作業時間,提高白洋港鐵水聯運的作業效率,降低轉運難度;(2分)降低客戶的單箱中轉成本。(2分)
25.(14分)(1)運河位于河流上游,枯水期運河水量不足,影響航道通行;(1分)錢塘江流域橋梁高度不夠,船只難以通行;(1分)錢塘江流域水庫年份較老,沒有船閘,船只難以通行;(1分)杭州灣由于強潮及泥沙沉積的影響,水深較淺,沒有港口,難以形成河海聯運。(1分)
(2)實行長江流域和錢塘江流域的水資源統一調配,保證水量平穩;(1分)改造沿線橋梁;(1分)升級沿線水庫、設置船閘;(1分)加強內河交通網建設,使得杭州市可借周邊港口(如舟山港、寧波港)出海。(1分)
(3)水運降低運費,降低原料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1分)受到長三角、珠三角的經濟輻射,承接產業轉移,承接帶動大運河周邊地區的產業(包括房地產、貿易以及其他產業布局)發展和集聚,優化分工協作;(1分)推動內河水資源合理利用,加快沿線地區脫貧;(1分)奠定江西省水系在國家水運網絡中的地位,完善國家航運網絡布局;(1分)水運更加環保、節能,對江西省生態環境的保護有積極意義;(1分)整合江西人文旅游資源,提升運河兩岸的旅游價值。(1分)
26.(16分)(1)建基地原因:擴大產品消費市場,提高經濟效益;(2分)選波蘭原因:處于歐洲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且交通便捷、物流暢通;(1分)歐盟成員國,規避貿易壁壘,降低企業成本(或政策更優惠);(1分)在歐洲國家中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1分)
(2)海運方式下:由于海運速度慢,波蘭工廠為傳統生產模式。(1分)海運運抵的原材料一部分用于生產組裝,另一部分則用于倉庫的積壓存儲;(1分)往往進行大批量標準化生產、生產線單一,產品類型單一;(1分)更新速度換代速度慢,對市場的適應性差,故產品不能馬上投放市場,也需要倉庫存儲。(1分)
中歐班列方式下:由于運輸效率的提升,波蘭工廠實現“全球流動的即時生產模式”。(1分)運輸原材料時間縮短,減少原材料儲存和倉庫積壓,實現了“原材料的零庫存”;(1分)原來用于儲存原材料的倉庫轉變為新的生產車間,增加生產線;(1分)能夠及時反饋市場信息實時生產,產品馬上投放市場,實現了“產品的零庫存”。(1分)
(3)企業響應市場需求的速度提高;(1分)產品的多樣化程度增加;(1分)因大批量生產造成的產品浪費得以避免。(1分)
上一篇:2023屆南昌市一輪復習地理試卷9-人口城市與環境保護
下一篇:2023屆南昌市一輪復習地理試卷7-資源環境與區域經濟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epwitkey.net/jiaoxue/jiexi/19674.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