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高中地理網歡迎你!

    2023屆南昌市一輪復習地理試卷5-地域分異與綜合聯系

    作者:地理人來源:未知 時間:2023-03-10 閱讀: 字體: 在線投稿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4分)
    洞庭湖區水域與陸地交錯,從陸地到水底分布著森林、灌叢、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類型。據材料完成1-2小題。
    1.    洞庭湖區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的
    2.    A.垂直分異規律B.地方性分異規律C.緯度地帶分異規律D.經度地帶分異規律
    2.影響洞庭湖區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  ②水分  ③熱量  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為減緩全球變暖,發展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的必然選擇?茖W家們考察了美國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狀況(如下圖)及產生的影響。據材料完成3-5小題。
    go題庫
    3.對如圖所示地區1936−2015年期間地表環境變化的表述,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
    A.年蒸發量始終不變                        B.河湖水量持續穩定增加
    C.生物種類保持不變                        D.地表淡水資源總量減少
    4.科學家們在推斷海平面上升所淹沒的陸地范圍時,作為主要依據的是
    ①沿海地區的海拔高度  ②海水受熱膨脹的幅度  ③全球冰川融化的總量  ④潮汐規模和洋流方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5.循環經濟是低碳經濟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環經濟旨在生產過程中對物質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實現無害、減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許多循環經濟的模式。
    在下列經濟活動中,不屬于循環經濟的是
    A.B.
    C.D.
    明永冰川位于云南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東坡,其末端直抵山下海拔2800米處明永村附近農田。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冰川退縮,歐洲、北美的冰川退縮區在冰川退縮10年后才有植被演替,但這里第4年便開始有植被演替,且有喬灌木幼苗伴生其中。下圖示意明永冰川位置。據材料完成6-8小題。
    6.受冰川影響,明永村較周邊地區
    A.受雪崩威脅小        B.作物成熟時期偏晚
    C.谷風勢力較強        D.作物生長周期偏短
    7.與歐洲、北美冰川退縮區相比,明永冰川退縮區在第4年便開始有植被演替的原因可能是
    A.冰川融水,水質較好        B.緯度較低,水熱充足
    C.冰磧物厚,土壤肥沃        D.落差較大,植被多樣
    8.全球氣候變化,將導致卡瓦格博峰
    A.雪線下降,積雪保溫作用增強,冰川融化減慢
    B.雪線下降,接受太陽輻射增多,冰川融化加速
    C.雪線上升,積雪保溫作用減弱,冰川融化減慢
    D.雪線上升,反射太陽輻射減少,冰川融化加速
    植被是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鏡子”。以秦嶺—大巴山為主體的中國南北過渡帶,是中國南北地理和氣候的天然界線。下圖示意秦嶺—大巴山東段南北樣帶喬木物種豐富度隨緯度梯度變化情況。據材料完成9-10小題。

    9.圖中秦嶺段物種豐富度最大地點的海拔約為
    A.700米               B.900米                C.1100米              D.1300米
    10.與神農架相比,房縣物種豐富度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海拔較低,人為干擾        B.緯度較高,熱量較少
    C.山地北坡,光照不足        D.山地北坡,降水較少
    某亞熱帶山區有明顯的干濕季,常綠闊葉林異常茂密。2015年1月9~11日經歷了一次極端降雪事件(積雪深度約50cm,遠高于1997~2014年的累計降雪量),導致大量樹木倒伏,林冠大面積受損。下圖示意林內、外土壤濕度在極端降雪前后的逐月變化。據材料完成11-13小題。

    11.圖中信息顯示,該山區雨季開始的時間是
    A.4月                   B.5月                    C.6月                    D.7月
    12.極端降雪事件對林外土壤濕度改變最明顯的月份是
    A.1月                   B.2月                    C.3月                    D.4月
    13.推測極端降雪事件后,林內、外氣溫日較差的差異
    A.顯著減小          B.略有增大          C.先增后減          D.保持不變
    加拿大東南大西洋上的塞布爾島,會移動位置。近200年來,小島已經向東“旅行”了20千米。島上一片細沙,十分荒涼,沒有高大的樹木。下圖示意塞布爾島位置。據材料完成14-15小題。

    14.塞布爾島的物質組成主要是
    A.火山噴發的火山灰                        B.海浪、洋流攜帶的泥沙
    C.珊瑚礁的長期堆積                        D.海洋冰山帶來的泥沙
    15.塞布爾島上沒有高大樹木的原因可能是
    A.風高浪急,天氣惡劣        B.島嶼移動,土壤淺薄
    C.沙灘廣布,降水稀少        D.海洋包圍,颶風肆虐


    下圖示意非洲大陸西海岸某山脈植被分布,山麓年降水量高達9000mm,據材料完成16-17小題。
    16.圖例中的森林是指
    A.熱帶雨林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C.熱帶季雨林                                    D.溫帶落葉闊葉林
    17.該山地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A.東北坡              B.東南坡              C.西南坡              D.西北坡
    百歲蘭是一種欣賞價值極高的盆栽,原產于非洲氣候炎熱干旱的沿海多霧沙漠中。其有一對在常綠植物界壽命最長的葉片,形寬且平,葉子上多氣孔,這些氣孔可與外界進行水汽交換,現發現其最大的葉片寬達1.79m、長6m。據材料完成18-19小題。
    18.寬大的葉片為百歲蘭的生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葉片可
    A.加強光合作用  B.保證土壤濕度  C.增加土壤肥力  D.增強抗風能力
    19.百歲蘭葉子上的氣孔
    A.白天張開散熱  B.白天張開吸水  C.夜晚張開散熱  D.夜晚張開吸水
    下圖為我國某山地從山麓到山頂的自然帶譜示意圖。據材料完成20-22小題。
    20.圖中Ⅳ自然帶最可能是
    A.山地草原帶                                    B.山地荒漠帶
    C.針闊混交林帶                                D.山地灌叢草甸帶
    21.圖中與由赤道到兩極的規律性變化不一致的垂直帶譜是
    A.Ⅰ、Ⅱ              B.Ⅲ、Ⅳ              C.Ⅳ、V                D.V、Ⅵ
    22.該山地南坡海拔800m~1100m出現杉木和馬尾松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風影響強烈                            B.土層淺薄且貧瘠
    C.山谷風作用顯著                            D.下沉焚風的影響


     二.綜合題(共56分)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
         西北名城銀川市,地處塞北江南。銀川市周邊河湖密集,濕地類型多樣,濕地面積多年來持續增加,并獲得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2021年《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出臺后,涵蓋了銀川市的賀蘭山東麓502.2平方千米范圍被納入到綜試區。區域內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57萬畝,在種植過程中形成的“淺溝種植”已成為重要的水土流失修復工程。當地在葡萄酒產業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的引領下,成長為中國西部地區轉色產業深度開放的重要樣板。下圖為銀川市周邊地區簡圖。

    (1)簡述圖中所示區域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4分)
     
    (2)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賀蘭山東麓易發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3分)
     
    (3)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分析銀川周邊濕地面積增加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4分)
     
    (4)評價寧夏今后重點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合理性。(4分)
     
    24.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新疆西北部的伊犁河谷地(左圖)三面環山,呈向西開口的“喇叭口形態”,西風帶來的水汽較多,使得伊犁河谷地成為新疆降水最豐富的地區。受地形的影響,伊犁河谷地降水區域差異明顯,植被垂直地域分異顯著,右圖為伊犁河谷地某山地植被類型垂直分布示意圖。

    (1)據圖說明伊犁河谷地的地勢特點。(4分)
     
    (2)描述伊犁谷地內降水量的區域差異并從地形角度分析原因。(6分)
     
    (3)判斷右圖中甲代表的森林類型并分別指出影響該森林分布上限和下限的主要因素。(3分)


     
    25.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塔里木盆地曾經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隨著地殼隆升,海水逐漸退去,內陸湖泊發育。中新世時期(距今2330~530萬年),昆侖山抬升,北側山麓形成洪積扇,地表裸露。上新世時期(距今530~260萬年),昆侖山進一步抬升,塔里木盆地氣候變干,形成塔克拉瑪干沙漠。伴隨著沙漠的形成,昆侖山前出現了草本植物帶。下圖示意不同時期昆侖山至塔里木盆地的典型剖面。
           
     
    (1)推測塔克拉瑪干沙漠沙粒的主要來源。(3分)
     
    (2)結合圖示說明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后,昆侖山前出現草本植被帶的原因。(2分)
     
    (3)結合自然環境特征,指出昆侖山前植被的生長習性并分析原因。(6分)
     
    (4)草本植物帶的出現未能抑制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發育,試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2分)
     
    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陜北延安至榆林間的森林草原區(左圖)黃土丘陵溝壑地貌發育,右圖為該區自溝壑底部到丘陵頂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圖。長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態平衡。1999年以來,該區域實施了大規模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大范圍坡耕地轉為林草地,在植被覆蓋率提高、水土流失減弱的同時,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現了明顯干燥化趨勢,給林木正常生長帶來潛在威脅。

    (1)據圖說明該區自然植被空間分異并分析原因。(6分)
     
    (2)說明該區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過程。(5分)
     
    (3)提出該區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則與途徑。(4分)
    地域分異與綜合聯系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44分)
    1.B2.A 
    【解析】1.洞庭湖區從陸地到水底分布著森林、灌叢、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類型,是在洞庭湖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條件影響下形成的,屬于小尺度的地域分異,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地方性分異規律。故選B。
    2.從陸地到水底,地形從出露地表到隱于水下,水分從少到多,這是導致洞庭湖區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確;熱量和土壤條件沒有明顯的差異。故選A。
     
    3.D4.A 5.B
    【解析】
    3.A.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年蒸發量增加而不是不變,不符合題意。
    B.圖示湖泊水來自于冰川,最終冰川消融完,則無水補給,湖泊面積會逐漸萎縮,不符合題意。
    C.隨著冰川變化為湖泊,水生物種有可能增加,不符合題意。
    D.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蒸發增加,地表淡水資源總量減少,符合題意。故選D。
    4.①沿海地區的海拔高度是海平面上升所淹沒的陸地范圍主要依據,正確;②海水受膨脹的幅度是導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所淹沒陸地范圍的主要依據之一,正確;③全球冰川融化的總量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所淹沒的陸地范圍的主要依據,正確;④潮汐規模和洋流方向不是海平面上升的因素,錯誤。故選A。
    5.A.將廢棄物作為肥料,符合循環經濟,不符合題意;B.共享單車是依托互聯網進行的,屬于經濟活動中的共享單車制造,并不能體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符合題意;C.將廢棄物用來制造混合磚材,屬于循環經濟,不符合題意;D.利用淡化海水技術,實現物質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屬于循環經濟,不符合題意。故選B。
     
    6.B  7.B  8.D
    【解析】
    6.冰川距離明永村較近,易發雪崩,A錯誤;因冰川的降溫作用,山坡升溫較慢,白天谷風偏弱,C錯誤;受冰川影響,明永村氣溫偏低,作物播種時間偏晚,成熟時期偏晚,生長周期較長,B正確、D錯誤。故選B。
    7.明永冰川退縮區與歐洲、北美冰川退縮區都為冰川融水,水質對兩地植被演替差異影響較小,A錯誤;明永冰川緯度低,加之受西南暖濕氣流影響,水熱條件好,利于植被演替,B正確;冰磧物土壤肥力較差,C錯誤;植被多樣并不會使植被演替時間提前,D錯誤。故選B。
    8.由材料可知,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冰川退縮。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熱量條件改善,雪線上升,排除A、B項;雪線上升,地表反射太陽輻射減少,地面溫度上升,冰川融化加速,C錯誤、D正確。故選D。
     
    9.B 10.A
    【解析】
    9.由圖可知,秦嶺段物種豐富度最高點位于伏牛山,從該點作橫坐標的垂線,與海拔的虛線相交,交點即為物種豐富度最大的地點,對照右側縱坐標即可讀出海拔高度,最接近900米。故選B。
    10.由圖可知,與神農架相比,房縣雖然緯度較高,但是海拔低,熱量反而較多;房縣范圍較大,山地對其光照和降水影響并不會很大。神農架海拔較高,且為自然保護區,受人類活動干擾小,物種豐富度高,而房縣海拔較低,人口較多,人為干擾較多,物種豐富度明顯降低。故選A。
     
    11.B  12.A  13.A
    【解析】
    11.讀圖,極端降雪前為正常年份,2014年5月份,林外土壤含水量開始上升,說明降水開始增加,雨季開始。故選B。
    12.極端降雪事件降雪較多,降雪融化后,土壤濕度增大,對比圖中2014與2015年1月到4月土壤濕度可以看出,1月變化明顯。故選A。
    13.由于森林的調節作用,林內土壤日溫差小,林外土壤日溫差大。極端降雪事件導致大量樹木倒伏,林冠大面積受損,森林對土壤溫度的調節作用減小,林內外土壤日溫差差異減小。故選A。
     
    14. B 15.B
    【解析】
    14.火山島是火山巖堆積形成,難以移動,結合題干此島可移動信息判斷,塞布爾島不是由火山灰物質組成的,A項錯;珊瑚礁形成的島嶼面積極小,C項錯;冰川含有的泥沙有限,且冰山源地與塞布爾島相距甚遠,D項錯;合理的解釋是,塞布爾島的物質是由海浪和洋流攜帶而來,B項對。故選B。
    15.根據“近200年來,由于海風日夜吹送,小島已經向東‘旅行’了20千米”的信息推斷,移動的島嶼會影響和阻止土壤的發育過程,土壤淺薄貧瘠,故而難以生長高大的樹木。選項B正確。故選B。
     
    16.A 17.C
    【解析】
    16.讀圖可知,該山脈位于非洲大陸西海岸,山麓年降水量能達到9000mm,由此可推斷圖例中的森林是熱帶雨林。故選A。
    17.讀圖可知,該山脈為東北(NE)—西南(SW)走向,西南坡臨大西洋,多地形雨,降水量多。故選C。
     
    18.B  19.D
    【解析】
    18.寬大的葉片覆蓋了大面積的地面,蒸發較弱,使下面的土壤溫度低而濕度增大,能幫助植物在較高地面溫度的沙漠里生存;沙漠地區光合作用強,但加強光合作用不是百歲蘭生存的關鍵作用;葉片常綠,不能起到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葉片寬大不利于抗風。故選B。
    19.百歲蘭葉子的氣孔可調控植物的水汽,對植物的生存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夜晚溫度低,地面的水汽易凝結成霧,故葉子上多氣孔且夜晚張開,便于吸收水分。
    故選D。
    20. C 21.A  22.B
    【解析】
    20.讀圖可知,Ⅳ自然帶位于落葉闊葉林和山地灌木林帶之間,最可能形成針闊混交林帶。
    2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赤道到兩極規律性變化的植被從低緯到高緯應是雨林、季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灌叢與草甸。山地植被的垂直地帶性中,隨海拔升高,水熱條件發生變化,當水分熱量條件無法滿足植物生長時,植物通過落葉和針葉方式以減少體內水分和能量的散失,因而通常針葉林(杉木和馬尾松)分布海拔應高于落葉闊葉林。
    22.該山地位于我國,基帶為常綠闊葉林帶,據此可知,該山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我國南方地區多酸性紅壤,降水量大且集中,山地坡度大,土壤受雨水沖刷嚴重,土層淺薄且貧瘠,難以滿足與緯度地帶性一致的植被生長需求;夏季風帶來豐富的降水且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應該形成闊葉林;受山谷風影響,白天山坡接收太陽輻射升溫,夜晚山上冷空氣下沉,谷地出現逆溫,保溫作用強,山坡熱量條件較好,適合闊葉林生長;該山地位于我國南方,距離冬季風的源地較遠,加上山體海拔僅2100m左右,下沉焚風作用不明顯。
     二.綜合題:(56分)
    23.【答案】
    (1)分布特點:自東南向西北遞減;中部地區降水偏多。
    原因:受夏季風影響,東南多西北少;中部地區受賀蘭山影響,地形抬升明顯,多地形雨。(4分)
    (2)當地受迎風坡降雨影響降水集中,降水強度較大;山麓地帶地表坡度較大,水流快,侵蝕作用較強;植被覆蓋率較低,降水侵蝕作用較強等。(3分)
    (3)濕地面積增加后,空氣濕度增加,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減;生物多樣性增加;涵養水源,補充地下水,對周邊河流水系的調節作用增加;凈化水體,降解環境污染的作用增強等。(4分)
    (4)葡萄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原料豐富且優質;有利于延長產業鏈,促進產業升級,提高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有利于改善當地水土流失問題,提升生態效益;有利于增加就業,發揮其社會效益。(4分)
     
    24.【答案】
    (1)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地勢東高西低;地勢起伏大;河谷呈喇叭狀向西敞開。(4分)


    (2)伊犁河谷地中部地勢低平,水汽不易抬升,降水較少,而山地地勢高、坡度大,水汽易抬升,降水較多;谷地西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谷地呈向西開口的“喇叭狀形態”,易使西風帶來的水汽進入,且谷地西寬東窄,水汽在東部匯集,降水東多西少。(6分)
    (3)甲代表的森林類型:落葉闊葉林;影響上限的因素:熱量,影響下限的因素:水分。(3分)
    25.【答案】
    (1)干涸、裸露的湖灘提供沉積物;巖石受強烈的物理風化作用影響,形成巖石碎屑;山脈抬升過程中剝蝕的物質進一步被風化、侵蝕。(3分)
    (2)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后,近地面風力侵蝕、搬運細小物質,遇到昆侖山阻擋,在山前地帶沉降,形成風成黃土、粉砂;黃土及粉砂粒徑較小,改善了地表條件,利于草本植物生存。(2分)
    (3)植被耐旱;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植被抗風沙能力強;該區域風沙活動強烈;植被耐貧瘠;土壤有機質含量低;(6分)
    (4)昆侖山持續抬升,到達塔里木盆地的水汽減少,氣候進一步變干;草本植物帶僅分布在昆侖山前的較小范圍內,對風沙活動的影響有限。(2分)
    26.【答案】
    (1)該地位于黃土高原地區,溝壑縱橫,地勢起伏大,水熱變化大;谷地以落葉闊葉林為主;原因谷地蒸發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坡面植被以疏林草原為主;原因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蒸發量大;坡頂植被以低矮的灌木叢和草本植被為主;原因坡頂海拔高,水熱條件差。(6分)
    (2)退耕還林還草導致該地植被覆蓋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資源短缺;坡面含水量下降,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陽輻射增多,使蒸發加;土壤變干,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劇土壤的干燥化。(5分)
    (3)植被合理配置應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
    根據水土資源分布的差異,谷底水土資源豐富以林地為主;山坡蒸發量大,水土流失嚴重,應以耐旱的草本植物為主;山頂水熱較為缺乏,應發展耐寒、耐旱的草本和灌木為主。(4分)
      本文標題:2023屆南昌市一輪復習地理試卷5-地域分異與綜合聯系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epwitkey.net/jiaoxue/jiexi/19677.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9677.html

      標簽:地域分異綜合聯系

      最新評論列表

      (共有 條評論) 我要發表評論
      在人线av无免费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