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工業化油田是玉門油田。該地區油苗顯示記載已有1700多年歷史。1921年地質學家謝家榮首次從事調查,并發表報告。1938年地質學家孫健初等再次詳細調查、勘探。1939年8月正式鉆獲工業油流。至解放前夕的1948年,原油最高年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3次 閱讀全文]
摘要:瀑布的形成,特別是大峽谷河床瀑布的形成,應該是內外營力相互作用下導致地形差異所表現出河流水作用的一種階段性河床地貌的表現。其形成因子的作用應該是綜合性的、復雜的。當然在分析其形成因子中,會有主要的或次要的分別,也可說是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1次 閱讀全文]
摘要: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它生活的環境和從事生產所需要的物質資料都離不開地球。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便試著了解地球,因而有了Geology(地質學)這門學科,它與Geography(地理學)、Geometry(幾何學)、Geomonphology(地貌學)等都是關于大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0次 閱讀全文]
摘要:你能相信嗎:地質學家在一起討論問題時,不但爭得面紅耳赤,還要動以拳頭?地質學發展史上,水成論與火成論的論戰確實有一度曾如此白熱化。 水成論者認為水對地表的改變起決定因素。紀元前,古羅馬人已發現尼羅河兩岸周期性地被洪水淹沒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0次 閱讀全文]
摘要:科學家指出,他們在非洲最干燥地區發現大量地下水資源,將來這或許能緩解因氣候變化造成的缺水影響。英國地質調查局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首次將非洲大陸的地下含水層繪制成圖,還計算出這些地下水的總量。 這些科學家在論文中說: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0次 閱讀全文]
摘要:礦物的形成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有礦物的物質來源,有一定的空間,有一定的時間。有的礦物的形成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例如水晶晶簇,首先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并在巖石中占有一定的空間,在一定的時間內,二氧化硅溶液的濃度逐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1次 閱讀全文]
摘要:礦物是地殼內外各種巖石和礦石的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的自然均一體。大部分礦物是固體,也有的是液體(如自然汞、石油)或氣體(如CO2、H2S等)。 礦物學家把所有礦物分為有機礦物和無機礦物兩種:前者種類比較少,主要是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0次 閱讀全文]
摘要:對礦物的利用可以說無時無處不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除了利用礦物的成分外,另一方面就是利用礦物的各種物理特性。 利用礦物的成分 冶金工業:從礦物中提取有用元素,冶煉成各種工業需要的金屬。最重要的是從磁鐵礦、赤鐵礦中提取鐵;從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0次 閱讀全文]
摘要:地球上的礦物有近4000種,而地球每年還得到隕落下的無數隕石,它們又帶來了地球上沒有的礦物。怎樣去識別這幾千種礦物呢? 我們可以從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一步一步的通過礦物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來識別它們。 首先從外表觀察識別礦物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3次 閱讀全文]
摘要:首先根據化學組成的基本類型,將礦物分為五個大類。大類以下,根據陰離子(包括絡陰離子)的種類分為類,有時在類以下根據絡陰離子再分為亞類,如硅酸鹽。類以及亞類以下,一般根據晶體結構型和陽離子性質分為族,有時在族以下根據陽離 ...... [發表于:2022年11月08日 瀏覽:0次 閱讀全文]